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库
僧灵一唐 728 — 762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28—762 【介绍】: 唐僧。
广陵人俗姓吴
九岁出家,及冠受具足戒。
馀杭宜丰寺。
禅诵之暇,辄赋诗歌。
朱放张籍皇甫曾等为尘外友,酬赠甚多。
有诗集。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27—762 诗僧
俗姓吴广陵(今江苏扬州)人。
9岁出家,13岁削发。
扬州僧法慎学相部律,造乎精微。
初住越州会稽山南悬溜寺,常与僧友讨论佛教义谛。
后住扬州庆云寺,复住余杭宜丰寺。
曾著《法性论》,探究佛理。
工诗什,与当时诗人皇甫冉独孤及李纾朱放张继张南史陆羽严维皇甫曾徐嶷等为诗友,常相互唱和,过从颇频。
代宗宝应元年(762)十月,卒于杭州龙兴寺,36岁。
事迹见《毗陵》卷九《扬州庆云寺一公塔碑》、《宋高僧》卷一五。
其诗以写山林禅居生活与诸诗友酬寄赠送之作为多,诗风自然淳和,格律清畅,颇为人所称道,高仲武将其诗收入《中兴间气集》,刘禹锡称其为江左诗僧“导其源”(《澈上人文集纪》)。
有《灵一诗集》1卷,《直斋书录解题》、《宋史·艺文志七》著录,今存,有明朱警刊《唐百家诗》本、清江标刊《唐人五十家小集》影宋书棚本,另有明抄《唐人诗集八种》本,分为上下二卷。
全唐诗》编其诗为1卷,凡42首又2句。
除一首与护国互见之诗外,皆为近体诗。
唐诗汇评
灵一727—762),俗姓吴广陵(今江苏扬州)人。
九岁出家,十三削发。
初师扬州法慎,后居若耶溪云门寺,又徙杭州宜丰寺。
李华朱放李纾张继皇甫冉张南史严维等为尘外之交,讲德论道,朗咏终日,酬和甚多。
终于杭州龙兴寺独孤及为撰塔铭。
有《灵一集》一卷。
全唐诗》编诗一卷。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十八 摄念科(二)
广陵吴氏。
九岁即薙落。
弱冠受具。
遂习毗尼有成效。
家本货殖。
诸昆弟以侈靡相尚。
一独纳衣锡杖自若。
始从惟扬法𫺤师学相部律。
又依禅者隐空乾靖于会稽山南悬溜寺。
以讨论第一义谛。
或游庆云寺馀杭之宜丰寺。
而足迹不入俗姓之门。
天台道土潘志清。
襄阳朱放
南阳张继
安定皇甫曾
范阳张南史
吴郡陆迅。
东海徐嶷
景陵陆鸿渐
皆引分愿交。
扣襟尚友。
其所尤善者。
慧凝明幽灵祐昙一义宣
诚同门之三益。
住世之四衣矣。
然工辞章。
乐吟咏。
既著法性论。
或遇良辰胜境。
必掇笔申楮。
以遣兴趣。
好事者录之。
名间气集。
宝应元年冬十月十六日
示灭于杭州龙兴寺
寿三十五。
弟子以遗命。
行阇维法。
树浮图。
以表其地。
左卫参军李纾
嘉兴汤左金吾卫兵曹参军独孤反。
相与悼梁木之坏。
虑陵谷之迁。
刻石于武林山东峰之阳。
释灵一
姓吴氏
广陵人也。
神清气和方寸地虚。
与大和元精合其纯粹。
年肇九岁僻嫌朽宅决入梵园。
堕息慈之伦禀出家之制。
暨乎始冠受其具足。
学习无倦律仪是修。
示见谈笑。
明解脱。
示人文艺以诱世智。
初不计身中有我我中有身。
德全道成缘断形谢。
宝应元年冬十月十六日
寂灭于杭州龙兴寺
春秋三十五。
凡满十五安居。
临终顾谓弟子行茶毗法树小浮图焉。
左卫参军李纾嘉兴县汤左金吾卫兵曹参军独孤及
相与悼梁木之既坏。
虑陵谷之当迁。
后之人礼应真之塔婆。
昧应真之德行。
故刻石于武林山东峰之阳也。
一家富货殖。
既而削发。
推千金之产。
悉让诸孤昆弟。
所取者惟纳衣锡杖。
自尔叩维扬法慎师学相部律。
造乎微而臻乎极。
友善者慧凝明幽灵祐会稽昙一晋陵义宣同门三益作者七人也。
一咳唾尘境继日经行。
宴坐必择山椒树下
初舍于会稽山南悬溜寺。
接禅者隐空乾靖讨论第一义谛。
或游庆云寺
复居馀抗宜丰寺。
寺邻生丹山
门对佳境囧然独往。
暴风偃山正智不动。
巨浪沃日浮囊不飘。
于是著法性论以究真谛。
此一之了语也。
每禅诵之隙辄赋诗歌事思入无间兴含飞动。
潘阮之遗韵江谢之阙文。
必能缀之。
无愧古人。
循循善诱门弟子受教若良田之纳膏雨焉。
一迹不入族姓之门。
天台道士潘志清襄阳朱放南阳张继安定皇甫曾范阳张南史吴郡陆迅东海徐嶷景陵陆鸿渐为尘外之友。
讲德味道朗咏终日。
其终篇必博之以文约之以修。
量其根之上下而授之药焉。
一居寺高隅。
初无井泉
一旦呀然而涌喷金砂之溜于庭之左右。
挹之弥清𣂏之无竭。
盖精至之感矣。
诗行于世。
有选其尤者入间气集焉。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作品评论
独孤及《扬州庆云寺一公塔碑》
灵一)肤清气和,方寸地灵,与自然妙有合其纯粹……骚雅之遗韵,陶、谢之缺文,公能缀之。
《宋僧传•灵一传》
灵一)思入无间,兴含飞动,潘、阮之遗韵,江、谢之阙文,必能缀之。
灵一)尤工诗,气质淳和,格律清畅……与皇甫昆季、严少府朱山人、彻上人等为诗友,酬赠甚多。
刻意声调,苦心不倦,骋誉丛林。
《唐诗品》
一公诗虽复剪刻,弥精律调,要之泓泛微波,未胜皎然,而净密之致,终当独步。
如“月影沉秋水,风声落暮山”,又“水容愁暮急,花影动春迟”,又“孤烟生暮景,远岫带春辉”,皆有雅思可采。
林居静僻,游心象外,固宜有尔,超悟会心,尚在烟花山水之间,未能了入真境。
灵一为)越中云门寺律师,持律甚严,以清高为世所推,尤善声诗,与刘长卿皇甫冉严维相倡和。
李纾唐 731 — 792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陇西狄道人字仲舒
李希言子。
性通达,善恢谐,以放达蕴藉称。
初拜秘书省校书郎大历初中书舍人
德宗时,由礼部侍郎选为同州刺史,擢兵部侍郎高邑伯
吏部侍郎,年六十二卒,赠礼部尚书
奉诏为《兴元纪功述》及郊庙乐章,论撰甚多。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31—792 字仲舒排行十七赵州(今河北赵县)人。
李纵之弟。
玄宗天宝末校书郎肃宗至德初避地苏州
代宗广德元年(763)左补阙大历中累迁中书舍人
德宗建中元年(780)虢州刺史三年任礼部侍郎四年知贡举
兴元元年(784)兵部侍郎封高邑伯
贞元六年(790)吏部侍郎八年卒。
生平见新、旧《唐书》本传。
有文名,为李华所知,与包佶并称“包李”。
贞元四年(788)德宗与群臣唱和,诗列为上等。
刘禹锡称其诗为“高韵”(《董氏武陵集序》)。
全唐诗》存诗13首。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章八元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睦州桐庐人
少从严维学诗。
代宗大历六年进士第,复应制举,未中。
数年后归睦州,曾与刘长卿酬唱。
德宗初居长安,与严维、清江唱和。
有诗名,其《题慈恩寺塔》诗,为白居易元稹所赏。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
行十八,睦州桐庐(今浙江桐庐)人。
少从严维学诗。
代宗大历六年(771)进士第,复应制举未中。
十一、十二年间归睦州,与刘长卿过往唱酬。
大历末德宗建中初长安,与严维、清江唱和。
事迹散见《中兴间气集》卷上、《云溪友议》卷下、《新唐书·艺文志四》、《唐诗纪事》卷二六。
八元有诗名,白居易元稹曾赏其《题慈恩寺塔》诗。
全唐诗》存诗6首。
唐诗汇评
章八元,生卒年不详,睦州桐庐(今属浙江)人。
少喜为诗,尝于邮亭偶题数语,严维见而异之,亲为指谕,数年间,诗赋精绝
大历六年(771)进士第
复应制科举。
德宗朝,任句容主簿
有《章八元诗》一卷,已佚。
全唐诗》存诗六首。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作品评论
八元尝于都亭偶题数言,盖激楚之音也。
会稽严维到驿,问八元曰:“尔能从我学诗乎?
”曰:“能。
”少顷遂发,八元已辞家,大异之,遂亲指喻,数年词赋擢第。
如“雪晴山脊见,沙浅浪痕交”,此得江山之状貌矣。
文宗朝,元稹白居易刘禹锡唱和千百首,传于京师,诵者称美。
凡所至寺观台阁林亭,或歌或咏之处,向来名公诗板潜自撤之,盖有愧于数公之咏也。
会元、白因传香于慈恩寺塔下,忽睹章先辈八元所留之句,命僧拂去埃尘,二公移时吟味,尽日不厌。
悉令除去诸家之首,唯留章公一首而已。
乐天曰:“不谓严维出此弟子!
”由是二公竟不为之。
诗流自慈恩息笔矣。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顾彖中唐 736 — 812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36—812 【介绍】: 吴郡人,居朗州
自十五岁从师习《》,毕生精治之。
宪宗元和初刘禹锡谪为朗州司马,过访与谈,称其邃于《》。
既卒,禹锡以绝编生谥之。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李益中唐 748 — 829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48—829 【介绍】: 陇西姑臧人字君虞
李揆族子。
代宗大历四年进士第
德宗建中四年登书判拔萃科。
客游燕赵,幽州节度使刘济辟为从事
宪宗元和中秘书少监集贤学士散骑常侍等。
文宗大和元年,以礼部尚书致仕。
歌诗与李贺齐名,乐工争求之。
佳作妙句,人或施之图绘、或以为歌词。
一说,乃大历十才子之一。
有集。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48—829 字君虞排行十凉州姑臧(今甘肃武威)人。
代宗广德二年(764)凉州陷于吐蕃前,随家迁离故土,定居洛阳
大历四年(769)进士第,授华州郑县尉
两年后又中讽谏主文科,擢郑县主簿
九年渭北节度使臧希让幕,随军北征备边。
德宗建中二年(781)转入朔方节度使李怀光幕,曾巡行朔野。
四年以书判登拔萃科,授侍御史
贞元元年(785)后辗转于天德军杜希全、邠宁张献甫幽州刘济幕,至十六年方离军府
后入朝官都官郎中中书舍人河南少尹秘书少监集贤殿学士,官至右散骑常侍
文宗大和元年(827)礼部尚书衔致仕。
生平见新、旧《唐书》本传,今人卞孝有《李益年谱稿》、谭优学有《李益行年考》颇详备。
李益诗名早著,其经历与创作可分三期。
一为入军幕前之青年期,诗风近“十才子”,以五律为长,《喜见外弟又言别》、《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等为代表作;二为处军旅中达26年之壮年期,多作边塞诗,为创作之顶峰。
内容丰富,思绪深沉,抒发从戎之心情,描绘塞上之风光,《塞下曲》、《夜上受降城闻笛》、《从军北征》等豪迈慷慨,为七绝之代表作。
七律《过五原胡儿饮马泉》、《同崔邠鹳雀楼》,亦气势雄健,境界壮阔,亦为大历七律所罕见。
三为入朝后之晚年作品,多流连光景,慕仙向道之作,追慕闲适,成就不高。
李益身跨大历元和两代,其七绝凝炼含蓄,韵味深长,甚得后人推崇,胡应麟以为“七言绝,开元之下,便当以李益为第一”(《诗薮》内编卷六)。
他体亦颇多佳作。
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九著录其诗2卷,今存《李益集》(一名《李君虞集》)2卷。
今人范之麟有《李益诗注》。
台湾学者王梦鸥撰有《唐诗人李益和他的作品》,分段考述其生平系诗,不乏独到之见。
全唐诗》存诗2卷,《全唐诗续拾》补入1首。
唐诗汇评
李益(748-约829),字君虞陇西姑臧(今甘肃武威)人。
大历四年(769)进士第
六年,登制科举,授郑县主簿
历参渭北臧希让、朔方李怀光灵州杜希全、邠宁张献甫幕。
元和中召为都官郎中中书舍人,出为河南少尹,复入为秘书少监集贤学士,历太子右庶子
元和末,迁右散骑常侍
大和初,以礼部尚书致仕,卒。
风流有文词,诗名早著,其诗或画工图绘,或唱为乐曲,流播一时。
有《李益集》(一名《李君虞集》)二卷行世。
全唐诗》编诗二卷。
宰相揆族子。
进士
宪宗闻其名。
召为秘书少监集贤殿学士
太子宾客
右散骑常侍
太和初礼部尚书致仕卒。
时又有太子庶子李益同在朝。
故世言文章李益以别之。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作品评论
《国史补》
李益诗名早著,有“征人歌且行”一篇”,好事者画为图障。
又有云:“回乐峰前沙似肯,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天下亦唱为乐曲。
李益:清夺雅正主。
旧唐书本传
)长为歌诗,贞元与宗人李贺齐名。
每作一篇,为教坊乐人以赂求取,唱为供奉歌词。
录其从军诗赠左补阙卢景亮,自序云:从事十八载,五在兵间,故为文多军旅之思。
或因中酒酣,或时塞上兵寝,投剑秉笔,散怀于斯文。
率皆出乎慷慨意气,武毅果厉。
)风流有词藻,与宗人贺相埒,每一篇就,乐工赂求之,被于雅乐,供奉天子。
如《征人》、《早行》篇天下皆施之绘画。
二十三受策秩,从军十年,运筹决胜,尤其所长。
往往鞍马间为文,横槊赋诗,故多抑扬激历悲离之作,高适岑参之流也。
《唐诗品》
君虞生习世纷,中遭顿抑,边朔之气,身所经闻。
故《从军》、《出塞》之作,尽其情理,而慕散投林,更深遐思。
古诗郁纡盘薄,姿态变出,自非中唐之致。
其七言小诗,与张水部作等,亦《国风》之次也。
《艺苑卮言》
岑参李益诗语不多,而结法撰意雷同者几半,始信少陵如韩淮阴“多多益善”耳。
李益五古,得太白之深,所不能者澹荡耳。
太白力有馀闲,故游衍自得,将矻矻以为之。
李君虞生长西凉,负才尚气;流落戎旃,坎壈世故。
所作从军诗,悲壮宛转,乐人谱入声肷,至今诵之,令人凄断。
唐人诗谱入乐者,初、盛王维为多,中、晚李益白居易为多。
《诗源辨体》
李益贞元时人。
五言古多六朝体,效永明者,酷得其风神。
七言古,气格绝类盛唐
……五言律,气格亦胜,《白马羽林儿》一篇,可配开、宝;“霜风先独树,瘴雨失荒城”一联,雄伟亦类初唐
七言绝,开、宝而下,足称独步。
《诗源辨体》
李益权德舆在大历之后,而其诗气格有类盛唐者,乃是其气质不同,非有意复古也。
《唐诗别裁》
七言绝句,中唐李庶子刘宾客为最,音节神韵,可追逐龙标、供奉。
《大历诗略》
李尚书益久在军戎,故所为诗多风云之气。
其视钱、刘,犹岑参之于王、孟,鲍照之于颜、谢也。
七绝尤高,在大历间无与颉颃者。
《山满楼笺注唐诗七言律》
此公下笔,獐无弱调。自是天宝以后有数人物,其名噪一时,有以也夫。
大抵诗深于七绝,律体乃其所短。
张澍《李尚书诗集序》
迹汉以来,仲宣从军,只贡颂谀;灵运秀才,徒述怀思。
君虞以爽飒之气,写征戍之情,览关塞之胜,极辛苦之状。
当朔风驱雁,荒月拜狐,抗声读之,恍见士卒踏冰而皲瘃,介马停秣而悲鸣,讵非才之所独至耶?
其他章句,亦清丽绝伦,宜与长吉齐名,无所愧让。
《越缦堂读书记》
若论绝句,则李十郎之雄浑高奇,不特冠冕十子,即太白龙标亦当退让。
其源出于邱希范吴叔庠,而参宗于摩诘
长于托咏,朗润风华,正如落花依草,妍然妩媚。
馀作少衰,开晚唐之派.大历十人,固其杰也。
《诗学渊源》
其诗辞藻秀发,自然清丽,源出齐梁,而独多高致,但少古耳。
近体七律如《马嵬》诸作,虽格高调逸,晚唐莫及,然已为西昆“三十六体”之宗矣。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僧灵澈中唐 746 — 816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46—816 【介绍】: 唐僧。
会稽人俗姓汤字澄源
幼年出家。
读书勤苦,受诗法于严维
后抵吴兴,与皎然何山游讲,又与刘长卿皇甫曾等以诗唱和,为包佶激赏。
德宗贞元中,游长安,名振辇下。
因流语激怒中贵,遭诬奏,徙汀州,后赦归东吴。
有诗集。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46或749—816 一作灵彻
诗僧
俗姓汤字源澄(一作澄源),会稽(今浙江绍兴)人。
出家后,住越州云门寺
长于律学,著有《律宗引源》21卷(今不存),为僧徒所称。
尤善诗文。
初从严维学诗。
代宗大历初年起,即名播一时。
约于大历末移居吴兴何山,与诗僧皎然游,常相唱和。
德宗兴元元年(784)皎然致书于文坛盟主包佶李纾,盛称其诗。
灵澈旋入长安,名振辇下。
约于贞元三四年间,经庐山洪州,复归越州
约于贞元六年(790),再入京师
约于贞元末僧徒所疾,被诬获罪,徙居汀州
宪宗元和初遇赦北归。
元和四年(809)庐山东林寺,与江西节度使韦丹相往还。
旋东归湖州
后因宣歙观察使范传正之邀,往住宣州开元寺
元和十一年(816)卒。
生平事迹散见刘禹锡澈上人文集纪》、《宋高僧》卷一五、《唐才子传》卷三。
灵澈以善诗擅名江南达数十年之久。
当时诗人如皎然刘长卿权德舆柳宗元刘禹锡吕温等,皆与其有过从。
平生作诗凡2000首,由其门人删取300篇,编为诗集10卷,另取其自大历至元和50年间与时人唱和酬别之作,编为《酬唱集》10卷。
二集今皆不存。
今存诗以送别酬寄之诗为多,其中《东林寺韦丹刺史》、《归湖南作》等篇,颇为后人所称道。
全唐诗》编其诗为1卷,仅存16首及残句10余则。
另《澈上人文集纪》、《会稽掇英总集》尚存其诗1首及残句2则,《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
唐诗汇评
灵澈(746一816),字源澄俗姓汤会稽(今浙江绍兴)人。
云门寺出家,虽受经论,笃好篇章,从严维学诗。
建中末,居吴兴何山,与皎然游。
皎然以书荐于包佶李纾
贞元初,北游长安,曾居嵩山兰若。
南返,至庐山,后归越州
贞元中复至京师,为飞语所中,得罪徙汀州
后遇赦归
元和初,复游江西,又至涧州、湖州,终于宣州开元寺
有《灵澈诗集》及《酬唱集》各十卷,均佚。
全唐诗》存诗十六首,残句若干。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十八 摄念科(二)
禀赋纯粹。
笃学善属文尤工诗章居越溪之云门寺
成立之岁。
即声誉远播以毗尼讲训。
从之游者。
如趋阛阓。
秘书监严维隋州刺史刘长卿殿中侍御史皇甫曾
岂徒谐黄绢色丝 辞。
亦且悟翠竹黄华之指。
吴兴杼山。
皎然如昼
方获重名。
一见遂定林下交。
尽予包佶中丞书。
推致殊甚。
及彻见
礼貌非常人所得。
权德舆
又移书问彻于
答之。
如前书。
其为侪辈所许如此。
著律宗引源二十一卷。
释灵澈
不知何许人也。
禀气贞良执操无革。
而吟咏性情尤见所长。
居越溪云门寺
成立之岁为文之誉袭远。
讲贯无倦生徒戾止如阛阓焉。
秘书郎严维刘隋州长卿殿中侍御史皇甫曾
睹面论心皆如胶固。
分声唱和名散四陬。
吴兴杼山昼师一见为林下之游。
互相击节。
与书上包佶中丞盛标拣其警句最所重者归湘南作。
则有山边水边待月明。
暂向人间。
借路行。
如今还向山边去。
唯有湖水无行路句。
此僧诸作皆妙。
独此一篇使老僧见欲弃笔砚。
伏冀中丞高鉴深量。
其进诸乎。
其舍诸乎。
方今天下有故大贤勤王。
辄以非急干请视听。
亦昭愚老僧不达时也。
澈公秉心立节不可多得。
其道行空慧无惭安远。
复著律宗引源二十一卷。
缁流所归。
至于玄言道理应接靡滞。
风月之间亦足以助君子之高兴也。
其为同曹所重也如此。
又赍诗附去见。
礼遇非轻。
权德舆之誉。
书问昼公
回简极笔称之。
建中贞元已来。
江表谚曰。
越之洞冰雪。
可谓一代胜士。
与杭标霅分鼎足矣。
不测其终。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作品评论
皎然《答权从事德舆书》
灵澈上人,足下素识,其文章挺拔瑰奇,自齐梁以来,诗僧未见其偶。
但此子迹冥累迁,心无营营,虽然,至于月下风前,犹未废是。
刘禹锡《澈上人文集纪》
世之言诗僧多出江左灵一导其源,护国袭之,清江扬其波,法振沿之。
如么弦孤韵,瞥入人耳,非大乐之音。
吴兴昼公,能备众体,澈公承之。
至如《芙蓉园新寺》诗云:“经来白马寺,僧到赤乌年。
”《谪汀州》云:“青蝇为吊客,黄太寄家书。
”可谓入作者阃域,岂独雄于诗僧间耶!
《雪浪斋日记》云:灵澈诗,僧中第一,如“海月生残夜,江春入暮年”、“窗风枯砚水,小雨慢琴弦”、“经来白马寺,僧到赤乌年”,前辈评此诗云:“转石下千仞江”。
灵澈上人诗多警句,能备众体……里结念云壑,而才名拘牵,罄息经微,吟讽无已。
所谓拔乎其萃,游方之外者也。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马逢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扶风茂陵人
德宗贞元五年进士
二十年,官盩厔
宪宗元和中,为咸阳
内兄吕元膺鄂岳观察使,奏授大理评事,充观察支度使
以密亲佐幕,为宪司所劾。
八年,以殿中侍御史东川幕。
能诗,为元稹刘禹锡所称赏。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
望出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东北)梓州(今四川三台)人。
德宗贞元五年(789)进士第
一度从军出塞。
德宗贞元二十年(804)官𥂕厔尉,转咸阳
宪宗元和六年(811)试大理评事,充京兆观察支度使
八年前后,以殿中侍御史荆南节度使从事
生平见元稹天坛诗》自注、《国史补》卷中、《唐会要》卷七八、《唐才子传》卷五。
长于乐府诗及边塞诗。
元稹以“词锋倚天剑,学海驾云涛”、“旋吟新乐府,便续古离骚”(《送东川马逢侍御使回十韵》)称赏之。
全唐诗》存诗5首,《全唐诗续拾》补1句。
开元时人。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董侹中唐 ? — 812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12 【介绍】: 陇西人字庶中
幼嗜诗。
代宗大历四年,在岳州杜甫赠以诗。
又曾识卢象包佶李纾
德宗贞元中,为荆南节度推官
以疾去职,归卧于朗州,仍为诗不衰。
宪宗元和初刘禹锡谪为朗州司马,与其过从甚密。
有《武陵集》,佚。
字庶中
元和中荆南从事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柴宗庆北宋 982 — 1044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82—1044 【介绍】: 大名人字天祐
柴禹锡孙。
娶太宗女鲁国长公主,拜左千牛卫将军驸马都尉,领恩州刺史
仁宗时历任静难、永清彰德诸军节度使,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后判郑州,以纵部曲扰民召还。
全宋诗
柴宗庆九八二~一○四四),字天祐大名(今属河北)人。
禹锡孙。
真宗咸平三年(一○○○)尚太宗鲁国长公主,升其行为禹锡子,拜左卫将军驸马都尉,领恩州刺史
历官武胜、静难、永清彰德诸军节度使
仁宗即位,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出知外州。
庆历四年卒(《宋会要辑稿》礼四一之一七),年六十三。
有《登庸集》,景祐二年(一○三五),因词语不合体制,诏悉收众本,不得流传(《宋会要辑稿》刑法二之二一)。
东都事略》卷三三、《宋史》卷四六三有传。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刘大夏明 1436 — 1516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36—1516 【介绍】: 湖广华容人字时雍
刘仁宅子。
天顺八年进士,改庶吉子,授职方郎中
成化间曾隐匿郑和航海档案,以防宪宗仿成祖所为。
弘治六年张秋镇河决,擢户部左侍郎
十一年,引疾归,筑草堂于东山下,读书其中,时称东山先生
越二年,起右都御史总制两广军务
十五年兵部尚书,数疏陈国事,深得孝宗信任。
武宗立,权幸用事,争之不得,乞休归。
刘瑾复坐以事,戍肃州
诛复官,寻致仕。
卒谥忠宣
能诗,有《东山诗集》、《刘忠宣公集》。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时雍华容人
天顺甲申进士庶吉士职方郎中历官右都御史总督两广拜兵部尚书太保谥忠宣有东山集
大夏字时雍华容人
天顺甲申进士,选庶吉士
兵部主事,历员外郎中,以忤阉系狱。
寻出为福建参政,进广东布政使,改浙江,擢副都御史,治张秋河,进户部侍郎,兼左佥都御史,理宣府兵饷,移疾归。
右都御史总制两广军务,拜兵部尚书,加太子太保,赐归。
以忤刘瑾逮系,遣戍肃州,赦归。
卒赠太保谥忠宣
有《东山集》。
何孟春燕泉集》:刘东山公晚年肃州之谪,虽由逆瑾,其实公同年焦阁老芳为之。
公与焦素无他,焦特忌公名耳。
岑猛赂既行,集大臣议欲置公重辟,诸大臣惴不敢吐一语,独都御史屠公滽曰:「刘某何罪,必欲文致之!
怒,明日大臣以屠议奏,谋于焦及吏部尚书刘宇又素嫉公者,署:「刘某轻议夷人迁徙,发远戍。
初拟广西边卫,焦曰:「是送彼归也。
」乃定肃州
公《西行稿》载公赴肃州时,故旧皆避不来会,独乡人严仲洪赠诗,公和笞之。
公《过六盘山西涯阁老》诗末句云:「寄语同年老知己,天涯孤客几时还?
」叹同年也。
后归自六盘,和前韵末句云:「凭谁寄语中州子,前度刘郎今已还。
中州子,焦与刘也。
其事盖如此。
《蠖斋诗话》:刘忠宣公乎生不刻意作诗,间有为而作者,皆事核意真,情到兴具。
如《抚谕田州》句云:「如何万顷麻地,天与夷人作战场。
」虽土官岑溥亦感也。
出锦衣狱中有句云:「红尘未了清时债,白发重来此地游。
」盖公为兵部郎中,尝下狱也。
谪戍甘肃,《过六盘山》句云:「绿野误为三品地,白头今到六盘山
」盖以为终于侍郎不起,未必有此谪也。
《谪所示子侄》句云:「报国未能平海
充军终是累儿孙。
」盖以逆瑾刘某永远充军之批旨也。
又云:「犹有先朝宣召梦,急趋黄屋面承恩。
」盖思孝君臣相遇,千载一时,虽在谪所不忘情也。
《谪所赠同事》诗曰:「时事何人苦变更?
边城持戟半儒生。
」盖刘瑾用事,士大夫有罪多谴谪甘肃也。
田按:忠宣一代名臣,诗非所留意,语特轩爽。)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丘绛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贝州人
德宗贞元九年,登进士第
工文辞,与刘禹锡为友。
魏博节度使田绪辟为节度判官,加兼中丞
十二年卒,为撰碑。
子季安继为节度使
与同僚争权,季安怒,斥为下邑尉,复遣人于中途害之。
魏博节度使田绪宾佐
与同府侯臧争权。
子季安斥为下县尉
俄召还生瘗之。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王叔文中唐 753 — 806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53—806 【介绍】: 越州山阴人
以棋待诏
好言治道。
德宗时,与王伾同在东宫侍读太子倚重之。
顺宗即位,拜翰林学士,引韦执谊为相,用柳宗元刘禹锡等,推行政治改革。
贬贪官京兆尹李实,市井欢呼。
罢“宫市”、“五坊小儿”诸弊政,又罢盐铁使每月所进“羡余”等。
后人称之为“永贞革新”。
继而兼任度支及诸道盐铁转运副使,又任户部侍郎,并谋夺宦官兵权。
后以母病去位。
顺宗亦被迫退位。
宪宗即位,贬渝州司户参军
次年被杀。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钱徽中唐 755 — 829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55—829 【介绍】: 吴兴人字蔚章
钱起子。
德宗贞元初进士
宪宗元和中累官至中书舍人
穆宗长庆元年礼部侍郎,主进士试,因不受段文昌李绅请托,为文昌所劾,贬江州刺史
华州刺史
文宗即位,召拜尚书左丞
吏部尚书致仕。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55—829 字蔚章排行七吴兴(今浙江湖州)人。
钱起子。
德宗贞元初进士第
又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
宪宗元和初入为左补阙
元和三年(808)翰林学士八年承旨十一年学士,出为虢州刺史
穆宗长庆元年(821)礼部侍郎知贡举,试士失职,出刺江州
湖州
后两任华州刺史
文宗大和二年(828),以吏部尚书致仕。
次年卒。
谥贞
两《唐书》有传。
工诗,与白居易刘禹锡韩愈等酬唱频繁,诗作多已亡佚。
白氏长庆集》、《韩昌黎集》附存其诗1首,断句2。
《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杨巨源中唐 755 — 832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55—? 【介绍】: 河中人字景山
德宗贞元五年进士
初为张弘靖从事,历秘书郎太常博士虞部员外郎,出为凤翔少尹
穆宗时复召为国子司业
工诗,旦暮吟咏不辍,年老头摇,人言吟诗所致。
年七十致仕。
文宗太和中河中少尹,不领职务,岁给禄以终其身。
有集。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55—? 字景山行第十二河中(今山西永济西)人。
德宗贞元五年(789)进士第
宪宗元和六年(811)监察御史河中节度使从事
太常博士、凤翔少尹等职。
穆宗长庆元年(821)国子司业
四年以河中少尹退归乡里,韩愈有《送杨少尹序》记其事。
生平见《唐才子传》卷五、《唐诗纪事》卷三五。
一生吟咏不辍,年老头摇,人言吟咏所致。
早年以“三刀梦益州一箭取辽城”(《赠卢洺州》)知名。
白居易元稹刘禹锡张籍等诗人相交往。
赵璘称:“巨源元和中,诗韵不为新语,体律务实,工夫颇深。
”(《因话录》卷三)王夫之称其“七言平远深细,是中唐第一高手”(《唐诗评选》卷四)。
全唐诗》存诗1卷。
《全唐诗续拾》补3首,断句5,题1则。
唐诗汇评
杨巨源755-832?
),字景山河中(今山西永济)人。
贞元五年(789)进士第,授校书郎
元和中,以监察御史张弘靖河中幕从事
入朝,自秘书郎太常博士,再迁虞部员外郎
出为凤翔少尹,复召为国子司业
长庆四年,年七十致仕返乡,执政奏以为河中少尹,不绝其禄。
后以国子祭酒致仕。
巨源以诗闻于元和长庆间,为韩愈张籍元稹白居易等知重。
令狐楚李逢吉尤善。
有《杨巨源诗》一卷。
全唐诗》编诗一卷。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作品评论
清奇雅正主:李益
……入室十人:刘畋、僧清塞、卢休、于鹄杨洵美张籍杨巨源杨敬之僧无可姚合
司空图《与王驾评诗收》
刘公梦得杨公臣源,亦备有胜会。
巨源元和中,诗韵不造新语,体律务实,用功颇深,旦暮摇首,微咏不辍,年老成疾。
杨巨源始与元、白学诗,而诗绝不类元、白。
……巨源新明严,有元、白所不能至者。
巨源才雄学富,用意声律,细挹得无穷之源、缓隽有愈永之味。
长篇刻琢,绝句清泠,盖得于此而失于彼者矣。
此君中唐格调最高,神情少减耳。
唐大历后,五七言律尚可接翅开元,惟排律不人竞。
钱、刘已降,气味总薄。
元、白中兴,铺叙转凡。
所见中唐扬臣源、晚唐李商隐李洞陆龟蒙三家。
杨则短韵不失前矱,三家则长什尤饶新藻。
《唐诗评选》
此公七言,平远深细,楚中唐第一高手,《纪事》称其不为新语,律体务实。
所云新语者,十才子以降,枯枝败梗耳。
虚实在神韵,不以兴比有无为别。
如此空中构景,佳句独得,讵不贤于硬架而无情者乎?
以此求之,知此公之奏雅子郑、卫之滨,曲高和寡矣。
余谓七律法至于子美而备,笔力至子美而极。
后此如杨巨源刘梦得甚有工夫。
《读雪山房唐诗序例》
杨少尹情致缠绵。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穆寂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河南(今河南洛阳)人。
德宗贞元九年(793)进士第
贞元末应科目及第。
宪宗元和五年(810)监察御史,入湖南幕府
又官著作佐郎
早年与皎然相识。
事迹散见《元和姓纂》卷一〇、《刘宾客嘉话录》、《昼上人集》卷四、《吕衡州文集》卷一〇、《登科记考》卷一三。
全唐诗》存诗2首。
贞元时人。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王起唐 760 — 847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60—847 【介绍】: 太原人,居扬州字举之
王播弟。
德宗贞元中进士第
累官尚书左丞
穆宗时,拜中书舍人,迁礼部侍郎,又为吏部侍郎
文宗时集贤学士,改兵部侍郎,迁户部尚书判度支,出为河中节度使,遇灾荒,下令不得囤积粮食。
召为兵部尚书
又出为山南东道节度使,注意兴修水利。
武宗时,四知贡举,选士皆知名者,人服其鉴。
山南西道节度使同平章事封魏郡公
卒谥文懿
有集。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60—847 字举之排行十一
其先太原(今属山西)人,家于扬州(今属江苏)
德宗贞元十四年(798)进士第
十九年登博学宏辞科,授集贤殿校书郎
宪宗元和三年(808)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授渭南
历任中书舍人等职。
穆宗长庆元年(821)礼部侍郎连掌贡举两年。
文宗开成三年(838)兵部尚书翰林侍讲学士文宗题诗太子笏以赐,诏画像便殿,号“当世仲尼”。
太子少师
武宗会昌三(843)、四(844)年复知贡举,所选皆知名士。
封魏郡公,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山南西道节度使卒谥文懿
王起嗜学强记,书无不览。
其所作《和周侍郎见寄》诗,门生同和者22人,一时传为盛事。
刘禹锡白居易联句,长达数十韵,称“勍敌”。
生平事迹见《旧唐书》、《新唐书》本传。
全唐诗》存王起诗6首。
唐摭言》卷三录有佚诗《答广宣》。
全唐诗》误收作王涯诗,题作《广宣上人以诗贺放榜和谢》。
字举之
宰相播弟。
贞元十四年进士
登制策直言极谏科。
元和时累官吏部侍郎
文宗朝拜兵部尚书
太子少师
武宗会昌四年左仆射
封魏郡公
山南西道节度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大中元年检校司空
卒年八十八。
太尉
谥曰文懿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席夔中唐 ? — 817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17 【介绍】: 唐人
排行第八
德宗贞元十年进士第十二年中博学宏词科。
宪宗元和中,官至中书舍人
能诗,与韩愈白居易为友。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籍贯皆不详。
排行十八
德宗贞元十年(794)进士十二年登博学宏词科。
曾任中书舍人
事迹见《登科记考》卷一三及卷一四、《刘宾客嘉话录》。
全唐诗》存诗2首。
《全唐诗续拾》补1首。
贞元十二年宏词及第。
元和初吏部员外郎
僧唯俨中唐 760 — 829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60—829 【介绍】: 唐僧。
绛县人俗姓寒
年十七师事惠照。
代宗大历八年纳戒,谒石头禅师,住药山寺
宪宗元和中李翱出刺朗州,谒唯俨问道,唯俨以“云在青天水在瓶”答之,顿悟。
释唯俨
俗姓寒
绛县人也。
童龀慷恺敏俊逸群。
年十七从南康湖阳西山慧照禅师
大历八年纳戒于衡岳寺希操律师所。
乃曰。
大丈夫当离法自净。
焉能屑屑事细行于布巾邪。
遂谒石头禅师密證心法。
药山焉。
一夜明月陟彼崔嵬。
大笑一声。
声应澧阳东九十许里。
其夜澧阳人皆闻其声。
尽云是东家。
明辰展转寻问迭互推寻直至药山
徒众云。
昨夜和尚山顶大笑是欤。
自兹振誉遐迩喧然。
元和中李翱考功员外郎
李景俭相善。
俭除谏议自代。
及俭获谴。
乃坐此出为朗州刺史
闲来谒
遂成警悟。
又初见执经卷不顾。
侍者白曰。
太守在此。
性褊急。
乃倡言曰。
见面不似闻名。
乃呼应唯。
太守何贵耳贱目。
拱手谢之。
问曰。
何谓道邪。
指天。
指净瓶曰。
云在青天水在瓶。
于时暗室已明疑冰顿泮。
寻有偈云。
鍊得身形似鹤形千株松下两函经。
我来相问无馀说。
云在青天水在瓶。
又偈。
选得幽居惬野情。
终年无送亦无迎。
有时直上。
孤峰顶。
月下披云笑一声。
韩愈柳宗元刘禹锡为文会之交。
自相与述古言法六藉。
为文黜浮华尚理致。
言为文者韩柳刘焉
吏部常论仲尼既没诸子异端。
故荀孟复之。
杨墨之流洗然遗落。
殆周隋之世王道弗兴
文中子有作。
应在乎诸子左右。
唐兴房魏既亡失道尚华
至有武后之弊安史之残。
吾约二三子同致君复尧舜之道。
不可放清言而废儒纵梵书而猾夏。
敢有邪心归释氏者有渝此盟。
无享人爵无永天年先圣明神是糺是殛。
无何邂逅于顿了本心。
末由户部尚书襄州刺史山南东道节度使
复遇紫玉禅翁
且增明道趣。
著复性书上下二篇。
大抵谓本性明白为六情玷污。
迷而不返今牵复之。
犹地雷之复见天地心矣。
内教之返本还源也。
其书露而且隐。
盖而又彰。
文则象系中庸隐而不援释教。
其理则从真舍妄。
彰而乃显自心。
弗事言陈唯萌意许也。
韩柳览之叹曰。
吾道萎迟且逃矣。
陶鍊难化护法功多。
回是子之心拔山扛鼎
犹或云易。
相国崔群常侍温造相继问道能开发道意。
大和二年将欲终告众曰。
法堂即颓矣。
皆不喻旨。
率人以长木而枝柱之。
抚掌大笑云。
都未晓吾意。
合掌而寂。
春秋七十云。
系曰。
尝览李文公复性二篇。
明佛理不引佛书。
援證而徵取易礼而止。
可谓外柔顺而内刚逆也。
故曰。
而忘言矣。
经云。
治世语言皆成正法者。
李公有
俨公一笑声彻遐乡。
虽未劳目连远寻而易例有诸。
隆墀永叹远壑必盈。
道感如然不知其然也。
姓韩
绛县人
童龀慷慨。
敏俊逸群。
年十七。
薙染慧照禅师
大历八年
纳戒于衡岳希操律师所。
乃曰。
大丈夫。
当离法自净。
焉能屑屑事细行于布□耶。
遂谒石头禅师
密證心法。
药山焉。
一夜明月陟山巅大笑一声。
声应澧阳东九十许里。
其夜澧阳人
皆闻其声。
尽云是东家。
明辰展转寻问。
直至药山
徒众云。
昨夜和尚山顶大笑是欤。
自兹振誉。
遐迩喧传。
元和中
李翱考功员外郎
李景俭谪。
出为朗州刺史
闲来谒
遂成警悟。
又初见执经卷不顾。
侍者白曰。
太守在此。
性褊急。
乃倡言曰。
见面不似闻名。
乃呼。
应唯。
太守何贵耳贱目。
拱手谢之。
问曰。
何谓道耶。
指天指净瓶曰。
云在青天水在瓶。
于时。
暗室已明。
疑冰顿泮。
寻有偈云。
鍊得身形似鹤形。
千株松下两函经。
我来相问无馀说。
云在青天水在瓶。
又偈。
选得幽居惬野情。
终年无送亦无迎。
有时直上孤峰顶。
月下披云笑一声。
大和二年
合掌而寂。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杨茂卿中唐 ? — 821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21 【介绍】: 河南人字士蕤
宪宗元和六年进士第,授校书郎
后官监察御史,为成德节度使田弘正幕僚
穆宗长庆元年,成德兵变,茂卿被乱兵所杀。
工诗文,诗人杨巨源曾以王维杜甫相期许,刘禹锡尤称赏其《过华山》诗。
有集,已佚。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821 字士蕤河南(今河南洛阳)人。
宪宗元和六年(811)进士第,授校书郎
后官监察御史,为成德节度使田弘正幕僚
穆宗长庆元年(821)死于成德军兵变。
事迹散见《新唐书·李甘》、《杨少尹诗集》及《千唐志斋藏志》收《杨牢墓志》、《杨宇墓志》。
工诗文,杨巨源曾以王维杜甫相期,刘禹锡亦称其《过华山》诗为佳作。
有文集30卷,已佚。
云溪友议》卷中存其诗2句,《全唐诗外编》据之收入。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李绛中唐 764 — 830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64—830 【介绍】: 赵郡赞皇人字深之
进士,登宏辞科,拜监察御史元和初翰林学士
孜孜以匡谏为己任,言辞诚切,宪宗嘉之,每有询访,多协事机。
累拜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以足疾求免,罢为礼部尚书,复为兵部尚书
文宗时山南西道节度使,累封赵郡公
以直道进退,望倾一时,然刚肠嫉恶,为非正之徒所恶,终遭乱兵害。
卒赠司徒谥贞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64—830 字深之排行三,望出赵郡(今河北赵县)德宗贞元八年(792)进士第,又中博学宏词科,历秘书省校书郎监察御史翰林学士
宪宗元和四年(809)承旨,转司勋员外郎知制诰
六年户部侍郎,迁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数规宪宗任贤纳谏,革弊兴利,毅然有直声。
九年罢为礼部尚书
文宗大和三年(829)山南西道节度使封赵郡公
次年因兵变遇害。
谥贞
生平见刘禹锡《故相国李公集纪》及新、旧《唐书》本传。
全唐诗》存诗2首。
字深之
赵州赞皇人
进士宏词
元和六年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十年出为华州刺史
入历兵部吏部尚书
文宗检校司空
山南西道节度使
封赵郡公
监军使杨叔元
激募兵为乱。
害之。
年六十七。
司徒
谥曰贞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